2022年美國對華規則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限制中國大陸獲得用于訓練人工智能的芯片,今年的新規則遵循同一目標,且總結了過去一年對華限制的經驗,采取更細化的標準。今年,在更新出口管制條款的同時,美國政府還將13家中資企業納入實體清單,其中壁韌科技和摩爾線程的子公司加起來就占了9家,對此,壁韌科技和摩爾線程也先后回應,表示“強烈反對”、“強烈抗議”。如果說出口管制是對中國大陸AI產業卡脖子的一只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實體清單。對于中國大陸AI企業來說,出口管制可能是不賣給你先進芯片,而被納入實體清單則是造都不讓你造,因為實體清單上的企業獲得美國物項都需要取得許可證,就連請臺積電、三星等做先進芯片的代工也需要獲得美國許可證,只要拒絕發許可證,中國大陸創企設計的高性能芯片無法制造出來。新規還覆蓋中國大陸企業海外分支。海外子公司或其他分支機構獲得受管制芯片也需要許可證,直接限制企業通過其海外子公司和海外數據中心獲得高性能芯片,這對于互聯網企業影響巨大。可以說,此次新規的限制如天羅地網,切斷了中國獲得美國及相關方先進芯片、設備和技術的渠道。
過去4年,美國對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的出口管制層層加碼。2023年10月17日,美國發布對中國大陸的芯片出口管制條款的更新版本,緩沖時間為30天,本質則是對2022年規則的細化和升級。去年10月7日,美國針對半導體等發布出口管制措施,提出了多條細節條款,其中包括限制中國大陸企業獲取高性能芯片,并明確了受管制的硬件性能指標,被稱之為“史上最嚴厲規則”,具體包括:l 芯片的I/O帶寬傳輸速率≥600 Gbyte/s;
在當時,由于出口管制,英偉達旗下A100、H100等GPU芯片無法對中國大陸出口,而為了合規,英偉達針對傳輸速率進行了限制,推出中國大陸市場特供版本A800和H800;英特爾也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Gaudi 2,以符合出口管制規則。
特供產品A800、H800不再合規
2022年與2023年,美國出口管制條款的相關明細此次更新,美國商務部重新修改了對“高性能芯片”的定義,新增“性能密度閾值”條款,將原本不受限制的芯片納入管制。新增的性能密度閾值,也被視為防止相關企業通過Chiplet等封裝工藝來繞開出口管制,對中國大陸出口的一項圍堵措施。具體來看,出口管制條款刪除了“互聯帶寬高于600GB/s”這個標準,只要芯片總算力大于或等于4800TOPS,不論互聯帶寬多少都受管制。其次,即便芯片總算力低于4800 TOPS,只要性能密度達到一定閾值,也受管制,包括:l 2400≤總算力<4800,且1.6<性能密度<5.92;l 總算力≥1600,且3.2≤性能密度<5.92。注:“性能密度”等于“總算力”除以晶粒(die)面積。按照性能密度閾值規定,過去英偉達等企業專門針對市場推出的合規產品A800、H800,性能密度達到6.04,現在變成了不合規,只有獲得許可證才能向中國大陸出口。值得注意的是,消費級產品RTX4090,由于總算力達到2642,性能密度為4.34,落在了受管制條件第二條規定的范圍,也面臨出口管制,足見新規波及面之廣。此前,金融時報曾報道,多家中概互聯網大廠2023年累計向英偉達下了10億美元訂單,爭搶今年將交付的約10萬顆特供中國市場的A800,且預訂了價值40億美元的A800,預定于明年交貨。也就是說,英偉達仍然可以在30天緩沖期結束之前,最大限度完成今年的訂單交付,但明年40億美元的訂單將直接告吹。受此影響,英偉達美股周二收盤股價下跌4.68%,盤中一度跌近8%,對此英偉達發言人稱,“我們將遵守所有適用的法規,同時努力提供支持多個行業的數千種應用程序的產品。鑒于全球市場對我們產品的需求,我們預計短期內財務業績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除了更新高性能芯片的認定標準,列出新的實體清單企業,美國商務部還更新了半導體設備的相關限制。其中,設備相關部分的條款增加了EUV、高級節點集成電路等定義,并針對波長193nm、分辨率小于45nm的DUV設備修改了最低比例規則(0%最低比例門檻),要求相關設備只要包含受控物項超過0%,就受美國管制。另外,對于光刻機套刻精度的DCO值,新規也做了明確的限制,小于等于2.4nm即需要受到管制(先前為1.5nm)。這一規定與日本與荷蘭在今年5月23日和6月30日分別發布的管制標準對齊、加碼。當時,荷蘭政府對外宣布,包括EUV以及波長193nm,分辨率小于45nm且最大套刻精度DCO值大于1.5nm的DUV將必須獲得許可才能出口,而日本對光刻設備出口限制劃定的標準則是光源波長小于193納米,分辨率小于45nm的DUV設備。
受上述規則的影響,荷蘭ASML的DUV設備 NXT:1980Di面臨出口管制,其采用193nm光源,分辨率38nm,套刻精度DCO值為1.6nm。對此,ASML回應稱“根據目前收到的信息,我們認為適用該新規的涉及先進芯片制造的中國大陸晶圓廠數量有限。”美國商務部此次更新,本質上還是“美日荷”三方協議的后續,等于三方對于光刻機出口限制的標準達成一致,并最終落到各自的國內法規條款上來,而過去爭議點就在于光刻機出口管制是否覆蓋到部分DUV設備,尤其是相關產品可以通過特定手段來制造7nm芯片,比如當時臺積電第一代N7工藝,在沒有EUV的情況下,就是借助1980Di通過多重曝光實現的。換句話說,通過購買DUV多重曝光來生產7nm芯片的路,表面上看完全被堵死了。
針對出口管制,美國商務部制定了多個黑名單,覆蓋不同領域的企業,包括大家熟知的“實體清單”,相對陌生的“未經證實清單”和“軍事最終用戶清單”等,當然也有白名單,如三星、SK海力士近期就被美國商務部納入了“經驗證最終用戶名單”,獲準向其位于中國大陸的工廠運輸半導體設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初,被美國列入各類限制類清單的中國大陸實體數量已高達700多家,“遙遙領先”的華為系全球企業的大概有200家。企業一旦進入實體清單,要獲得美國的知識產權、設計軟件、硬件產品等都需要許可證,供應商、客戶、銀行和投資人都會較為緊張,不免對經營造成影響,翻譯過來就是擔心不能直接與這些企業做生意了。此外,實體清單其實不限制企業的銷售行為,也不影響企業的融資活動,對于美國之外的供應商,通常不直接影響采購和銷售活動,企業需要與各方面的合作伙伴進行澄清以確保業務穩定。對于需要獲得美國許可證的美國物項采購活動,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協同尋求獲得許可證。申請許可證有標準流程,符合條件后特別是在美國供應商的努力之下有機會獲得許可證。有的企業列入清單后受到影響較大,可以考慮主動申請從實體清單移除。美國商務部對移除程序有很強的控制力,也常要企業提供書面資料、口頭或者郵件的形式回答問題,相關企業也可能會面臨罰款。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3月和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以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為由兩次把中興通訊納入實體清單,最終中興通訊分別被罰款8.9億美元和10億美元才得以從清單中移除。過去幾年,一直有企業通過努力從實體清單、軍事最終用戶清單等移除,有的企業有保密顧慮選擇維持現狀。而對于嘗試移除的企業而言,不論申請移除的結果如何,學習和適應具有挑戰性的全球合規環境,申請動作和努力對于其資本市場活動和正常商業活動都有益處。此外,為積極應對合規風險和調查風險,企業應建立貿易合規體系和內控制度。